一、廢銅市場有多少庫存?
1.為何研究廢銅替代消費?
銅終端消費包含了精銅消費及廢銅消費,二者共通之處在于同樣受到終端表現系統性影響,而差異在于對價格反映的不同步,例如銅價處于上升周期中將增加廢銅對電銅的替代消費,而銅價處于下降通道中電銅消費又對廢銅消費形成替代。在終端消費變化相對平穩格局下,廢電銅消費跟隨價格呈現出的此漲彼消的結構性變化。
究其原因我們發現是由于銅礦與廢銅成本曲線差異所致:礦的成本曲線更為陡峭遠大于廢銅,例如當終端消費趨好時,電銅和廢銅消費均會有改善,二者成本曲線的差異,消費改善帶動下電銅的漲價幅度高于廢銅,精廢價差迅速擴大,廢銅的經濟性產生對電銅的替代消費。
從電銅消費增速曲線可以看出,電銅的表觀消費與實際消費出現不一致,我們認為二者的差異就體現為價格彈性差異導致的廢銅與電銅之間替代消費,且我們認為廢銅替代消費是引起廢銅庫存變動的主要變量。
2.廢銅庫存如何量化?
根據精銅庫存理論變化量=產量增量+凈進口增量-精銅實際消費增量,廢銅庫存變化=精銅庫存實際變化量—精銅庫存理論變化量,我們可以對廢銅庫存進行初步匡算。
引起廢電銅之間替代消費關系的根本因素是二者經濟性的差異,因此我們將模擬的廢銅庫存與廢銅加工利潤作比較發現二者走勢相關性較高,即加工利潤走好,廢銅表現為去庫存;反之表現為廢銅累庫存。
2011-2016年廢銅多處于累庫存,2016年Q4起利潤改善提振下進入去庫存,累計結果來看,截至2017年末國內廢銅庫存仍有20萬噸.
3.廢銅庫存的匡算結果是否有效?
廢銅庫存與廢銅加工利潤的擬合結果是顯著的,但利潤對庫存的解釋程度偏弱。
究其背離情況:情況1、加工虧損較大,廢銅仍去庫存,此背離較多;情況2、加工有盈利,廢銅仍然累庫存,較少
背離產生原因:情況1:各地區稅點的差異,江西安徽等地更低的稅收下實際加工有利可圖,促進廢銅去庫存。情況2:環保稅收收緊導致實際供應受限。因此擬合結果基本有效,但同時要考慮廢銅市場稅點及政策的干擾。